西青区新教师在职研修培养三年助推计划 (试行稿)
时间: 2021-03-17

 

西青区新教师在职研修培养三年助推计划

(试行稿)

一、培养目标

通过在职培训,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每一位新教师尽快转变角色,尽快熟悉业务,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实现由合格到胜任再到成熟的三年培养目标。

二、培养原则

(一)系统规范:通过三年时间,采取岗前集中培训、线上交流、师徒结对、专项突破、实践展示等方式,为新教师提供系统指导。

(二)科学专业: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力求专业,既包括教案、备课、说课等基本功,又包括班级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管理素养,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

(三)多方发力:既安排教师自学内容,又配备校内师傅,安排校外指导教师,同时教研员参与评价,多方发力,力求最好培养效果。

(四)有效便利:在保持原学校师徒对、原校级校本培训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开发并使用新学习交流平台,减轻师徒及学校负担,提高效率。

三、培养对象

2020年已入职的新教师(175人)及2021年入职的新教师。

四、培养时间:每期三年。

四、培养方式

    (一)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师发展中心与新教师所在学校共同发力,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在第一阶段“岗前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完善日常在职研修内容与形式,在原有校级师徒结对基础上,开发研修平台,配备校外指导教师,提高培训实效性。

(三)在不同阶段,开展新教师优秀课展示、说课比赛、教案展评、粉笔字展示、综合素质展示等活动,为优秀新教师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五、培养措施

(一)做实做好校本在职研修,依托学校力量助力新教师成长

1.切实落实日常研修任务。各学校严格按照《西青区新教师研修管理办法》和新教师见习期研修手册设置的内容,结合本校校本研修计划,为新教师配备师傅,为任务完成提供便利,推动新教师扎扎实实落实好各项自主研修任务。请各学校教务处定期检查反馈,务必做实研修内容。

2.做好结对子跟踪培养。以学校的青蓝工程为依托,充分发挥学校老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保质保量做好对新教师备课、上课、说课、教案书写、课堂管理等教学活动的指导。

3.鼓励各学校为新教师提供班主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及实践平台。

(二)教师发展中心助力,拓宽新教师成长路径

1.创建新教师在职研修网,强化在职研修的过程管理。

由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室负责创建“西青区新教师在职研修网”,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分不同时间段设置不同研修任务,明确研修标准,促进新教师专业能力及素质的提升。

2.名师引领

充分发挥本区教研员、区级面授主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的作用,为2020年入职的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校外导师,与校内师徒对一起发力,使指导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名师引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任务:

任务一:线上指导

每学期由每位指导教师根据新教师情况设计8-10个线上研讨专题,每两周与徒弟一起完成一个教育教学方面专题的研讨任务。徒弟在导师引导下主动思考,及时上传相关问题解决路径、感悟、体会等。导师对徒弟提出的问题解决策略等及时进行回复,并对徒弟最终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反馈。

任务二:线下指导

在前期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每学期由指导教师及本校师傅共同进行一次听课活动,对新教师做课及说课进行深入指导,并进行评价打分。同时,对徒弟上交的教案进行综合评定。根据所有导师评定情况的汇总结果,学期末将从全区范围内推荐出部分优秀课作为入围课,经二次评选后,一等奖的在全区进行展示。评选出的优秀课由发展中心颁发证书。

任务三:上述教研员、主讲教师、骨干教师组成专家评审小组,对新教师优秀入围课、教案、粉笔字、说课等进行等级评价,确定学期末展示名单,并担任评委。

六、培训保障

(一)搭建“西青区新教师在职研修网”:由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开发搭建“西青区新教师在职研修网”并提供使用培训。指导教师和参训新教师学员共同使用,由教师发展中心培训室师训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及学期使用情况汇总。新教师在职研修网网址:http://jszz.tjxqjy.com

(二)切实做好校外指导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子工作,为校外指导教师颁发证书,尽力做好后勤保障与沟通协调工作。

(三)新教师所在学校负责督促新教师按照《西青区新教师研修管理办法》保质保量完成相关任务,按时上交《新教师见习期研修手册》及作课、说课等相关资料。

七、新入职的教师在职研修周期为三年,综合考评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

八、新教师研修培训活动计入校本研修学时。

西青区教师发展中心

教师干部培训室

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