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多媒体教学如何能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指导教师:孙家菊 小学组)
时间: 2021-11-29

多媒体教学如何能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
孙家菊
发表于 2021-11-15 10:59:47 星期一 楼主
电梯直达 

多媒体教学如何能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 推荐
李旭
发表于 2021-11-16 08:41:40 星期二 1楼

第三次交流:多媒体教学如何能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

田丽小学 李旭

  多媒体辅助手段,能突破教学的难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生动地演示教学内容,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降低难度,顺利突破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课讲的是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毁灭,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璀璨文化的爱与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恨。课堂上,通过对圆明园毁灭前后的一美一惨的比较,如何使学生的一爱一恨的情感体验激发出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那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此难点。课一开始,先给学生呈现一幅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的毁灭”课题图,课题的每一个字上的每一笔都是熊熊燃烧的烈火,此情此景,学生会疑惑:圆明园被火烧的原因是什么?谁烧的?原来美到什么程度?疑问中,学生兴趣高涨。然后根据课文讲述,分别展示园中的美景和珍奇。通过看、想,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热爱之情。学生被昔日的美深深感染之后,再重回现实:眼前只有一片废墟。此时,在鲜明的反差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被充分激发出来,都沉浸在悲痛中,沉浸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沉思中,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课本里的很多美文,因年代久远与时空限制,学习过程中,学生难以把握作品的意境。运用多媒体能根据内容精准选图,配乐,达到完美组合,让学生置身真实的情境中。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具有很强的抒情性,课文最后一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真挚的友谊和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教学时,课件分别展示相拥不舍,泪水涟涟的感人画面,再加以辅助解说,“如慈母般的大娘,可敬的大嫂,可爱的小金花,他们在这场战斗中,付出的是血的代价。在朝鲜这片土地上,八年来,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最后,再配上汽笛声和火车启动的录音,顿时学生如身临其境,情思涌动,潸然泪下,学生、作者、文本三者的情感已经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境地。

 

引用
孙家菊
发表于 2021-11-17 10:22:47 星期三 2楼

 第三次交流:多媒体教学如何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

 

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知识的存储、传播和提取呆板、单一的方式,而且拓展了知识传播与接收的渠道,丰富了学生、教师和文本对话的信息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综合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进而引起了当代教育的变革。

需要注意问题。

结合调研和听李旭老师的课,发现在制作和应用课件上存在一些问题。(1)“全堂”式课件,记得的第一次听李教师的《赵州桥》,把所有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都包含其中,从上课开始到下课结束都没有离开课件,声光闪电充斥课堂;(2)“替代”式课件。一些教师不仅把课文内容在课件中全部呈现出来,还把教师提的问题,以及分析讲述的文字打出来,这样做不能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3)“文本”式课件。这种课件内容只有文本,形式单一,表现呆板,只能起到小黑板的作用。

二、如何深度融合。

(1)课件信息正确。媒体使用要具有科学性。课件所呈现的信息首先要保证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不出现知识性错误。场景的设置、素材的选取等媒体的使用要与教学内容相符,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2)创设学习情境。如李旭老师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展示的一些图片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远古洪荒”“宇宙混沌”的状态。便于学生入情入境,同时理解关键语句;

(3)突出重点和难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提高学习效益。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面对练习题和思考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宽学习的深度、宽度,并有及时稳定的反馈系统。    

(5)课件制作艺术。背景的设置、文字格式设置、图片的搭配、音乐的引入、动画的调用等效果的制作都要合理。课件中文字要清楚、规范、简洁,色彩搭配合理,不存在色彩相互干扰现象,视觉效果好。   课件中媒体的展示时机要恰当,时间长短要适中,要运用多种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得到最佳学习效果。

多多学习、深入研究,提高多媒体应用水平,以便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引用
李旭
发表于 2021-11-25 02:08:32 星期四 3楼

看了孙老师的回帖并且结合之前几次做课,关于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我有了以下新的感悟:

1.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绝不可喧宾夺主。要做到精简。课件中每一个元素都要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否则就要删去。例如盘古开天地课件的首页打出了大标题,可同时教学过程中又有板书课题的环节,因此这页ppt的呈现是没有必要的,一定要认真思考课件的每一部分是否真的对推进教学有意义,要留下最精华的内容。
2.多媒体的存在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可以通过出示一些图片、视频让学生更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可图片、视频等资源的出示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环节中,要先让学生自行想象画面,如若先于想象一步出示图片,则会限制学生的发挥,这样,多媒体资源就无法在教学上体现其推进作用了。

总之,课件制作并不是简单将所授内容罗列一起,而是需要静心思考,精心打磨每个细节,思考每一部分存在的意义,同时还要把握时机,在最恰当的时刻呈现相应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