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如何实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小学组 指导教师:张庆江)
时间: 2021-12-01

如何实现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 推荐
王珂瑶
发表于 2021-11-26 13:16:35 星期五 1楼

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相应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而且作为教学信息的传输渠道与载
体,其容量大、效率高、节省教育投资,使其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主流的原因.

信息技术可以与数学的教学内容整合,同时还可以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整合,使传统的静态的单一的教学变成动态的双向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

例如在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讲课件设置成位动态的,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凑十法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凑十法。

引用
张岚
发表于 2021-11-27 21:48:13 星期六 2楼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演示图形的动态生成。

  信息技术的动态效果弥补了手工作图静止不动的缺陷,给人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感觉,使得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二、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

  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建立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我们可以利用交互性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增强,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引用
张庆江
发表于 2021-11-29 08:49:48 星期一 3楼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与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以其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点,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中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使学生轻松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三、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教师用多媒体将剪拼的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并将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同时保留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对比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发现它们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导学生利用转化、代换等数学思考方法,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新知识由学习到掌握,要经历一定数量的练习,但简单重复、形式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内容,能够以不同的题目“面孔”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练习兴趣,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正确、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
首先,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信息技术教学,该用的用,可以不用的不要勉强使用。其次,信息技术课件不要太花哨,而要主次分明。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另外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