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请对宁燕平老师的《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进行评课(初中组 指导教师;沈艳)
时间: 2021-12-14

沈艳
发表于 2021-11-28 22:14:52 星期日 楼主
电梯直达 

请对宁燕平老师的《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进行评课。

来自:新教师初中组 > 作业
回复 推荐
尹梦娇
发表于 2021-11-29 16:01:56 星期一 1楼

宁老师这节课以当下最火的电影《长津湖》导入,片头采访抗美援朝老兵,让学生能够深知战争的残酷,体会生命的意义。整个课程以长津湖的各个片段和人物串联起来,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本课的亮点在于宁老师的“撕纸条”的小游戏,通过将纸条上一个个小格子撕下来,再加上老师的生动讲解,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时间的流逝,也能够感悟到时间就是生命,好好利用和珍惜当下的时间。板书分为两部分,简洁明了,通过教师的讲解一步步补充完善,更便于学生理解。

引用
李颖
发表于 2021-11-30 18:30:42 星期二 2楼

宁老师讲的《生命可以永恒吗》以热映影片《长津湖》导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气氛一下有了,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让学生以此来感受生命。后面再讲生命的特点时安排了“撕纸条”的游戏,让学生切身体会生命的长度,有趣味有深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列举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又链接开篇电影人物伍万里,让学生通过课堂真真切切的了解英雄人物,强化政治认同,通过伍万里面对战友的牺牲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看待死亡?后面又显示电影台词:“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来讲述生命的接续,一例到底,很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是很生动的关于生命的一场思考。用大量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课堂安排很丰富也很得当,宁老师的语言也很有感染力。

引用
宁燕平
发表于 2021-12-06 16:59:39 星期一 3楼

本节课为了主线清晰,缺乏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思考的平台,不能将教材中已有的观点和学生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密切的结合,没能深入浅出地使学生感受到生命具有社会性。时间比较紧促,学生的活动展示机会还不够充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比较单一。同时在备课过程中的视频资源也比较缺乏,不够经典。教师的板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创新性。

引用
沈艳
发表于 2021-12-13 21:01:16 星期一 4楼

几位老师都谈的不错,亮点和不足都点的比较到位,宁老师的这节课比上学期的确有了不小的进步。我也简单的谈一下:

本课中,宁老师用电影《长津湖》中的诸多镜头生动的呈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一例到底,设计很巧妙,看的出用了很多的心思,值得点赞!探问生命、感悟生命、践行生命几个版块的设计层次也很清晰。探究性问题较多,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目标达成较好。板书设计的也不错。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可圈可点的。

但也正是因为“一例到底”,有些情境的适切性不是很高,问题的逻辑性不强。如导入部分的两个问题:战争意味着什么?联系生活,你认为生命可以永恒吗?如何正确看待死亡等等。再有,本课的主题是通过抗美援朝的案例来讲好生命的故事,而不是讲抗美援朝的故事,所以个别地方拓展的内容与主题有一点偏离,如“为什么要出兵朝鲜、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等等。

总得来说,宁老师的挑战自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希望下一次公开课能看到你们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