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开拓思维?(小学组 指导教师:张洪芳)
时间: 2022-04-08

张洪芳
发表于 2022-03-21 17:11:34 星期一 楼主
电梯直达 

专题二: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开拓思维?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 推荐
乔思玮
发表于 2022-03-21 18:24:02 星期一 1楼

首先,开拓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系统,从而启发思维。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比如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发散学生思维,也更能抓住孩子的好奇心。

其次,鼓励学生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鼓励低年级学生多思考,通过独立思考质疑问难,通过启发学生思考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最后,思维和语言表达也有着密切关系。人在大脑的认知活动需要通过言语或文字表达出来,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开拓思维的过程。

所以,开拓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系统,结合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多表达。

引用
李馨雨
发表于 2022-03-22 14:02:23 星期二 2楼

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开拓思维

1、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仍在萌芽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引导。多采用图形、图片等具体展示的方法,结合多媒体,逐步引导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的合理过渡。

2、教师在进行对低年级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在在课堂中设置一些让学生互动的环节,保证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知识,从而达到牢记知识的目的。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3、鼓励学生多用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大脑思维水平,如果学生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语言进行描述,那在一定范围内证明他对此知识已掌握牢固。

总之,教师应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并合理地引导。

引用
韩爱锦
发表于 2022-03-23 12:51:14 星期三 3楼

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开拓思维(第二次)

一、鼓励学生提问。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想象往往天马行空,经常提出一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认真帮助解答并及时给予正向评价,解答过后还可以向学生提出新的不同角度的问题,引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

二、引导学生观察。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学生获得进步的最佳训练场,我认为引导学生形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能够更加有力的开拓学生思维,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轻易,从生活中观察出问题,然后思索研究,再将成果应用于生活,在无形之中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活思维。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多找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的内容与平时遇到的问题息息相关,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知识。在学习的时候愿意学,喜欢学,让思维在课堂中无限的伸展。

 

引用
张洪芳
发表于 2022-03-27 18:17:23 星期日 4楼

三位老师的回答都是训练低年级孩子思维的好的方法和途径,证明老师们在学习、在思考。引导质疑多思、调动多种感官观察、联系生活实际,巧用多媒体激活思维、图文结合,动手操作等等都是训练低年级孩子思维的好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去运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学语文最重要的一项学习语言。众所周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载体,孩子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精心引导孩子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老师们首先要明确的。

低年级的孩子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我们要求在游戏中,活动中学习语文。游戏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不仅用来激发兴趣,同时也能开拓思维,所以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这点。图、实物、视频等的确是我们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质疑、观察、比较、分类、想象、联想、甚至总结等,多让孩子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做一做、演一演,评评议议等。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学习了语言训练了思维。应该注意梯度和孩子的年龄特点,不是生硬的概念、和方法的灌输,是在游戏中、活动中语言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训练。

我们要有大语文观要链接孩子的生活, 更要给孩子思维的空间和思考的时间,教师的思想和思维直接影响到学生,所以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开阔的。

以上内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能对三位老师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