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请四位老师就如何对小学生注意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谈谈自己的见解。(小学组 指导教师:盛雅莉)
时间: 2022-04-08

盛雅莉
发表于 2022-03-31 13:46:12 星期四 楼主
电梯直达 

请四位老师就如何对小学生注意力进行培养和训练谈谈自己的见解。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 推荐
张郑
发表于 2022-03-31 14:57:30 星期四 1楼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你正在听讲,教室的门突然被人打开,哐当一声门响,你不由得看了一眼,这就是无意注意。

这是因为他们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尚未发展起来。

低年级的小学生无意注意仍起很大作用,他们兴奋抑制的产生比较迅速,第二信号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弱,容易受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所吸引,从而容易分散注意力。

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尽管对小学生来说,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很难,但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的争取发展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他们摆脱精神上的束缚和压力,感到学习的魅力,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前告诉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之处,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注意的特点是,对活动任务的意义理解的越清楚、深刻,完成学习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也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

在课堂上,教师的驾驭能力、管理能力是使一堂课顺利进行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条件。可以把注意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实际操作越复杂,对有意注意的要求越高。教师的管理师讲究科学的,只有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课堂教学环节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恰当地设置教学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积极性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常常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如新奇的、鲜艳的、变化的图像,有趣的情节又或者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他们所注意的往往是读、写、算等学习过程本身以及教师本身,而不在知识方面。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己组织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就整个小学阶段而言,无意注意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引用
高沙
发表于 2022-03-31 17:02:43 星期四 2楼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发展的。小学低年级注意力维持时间差不多在15分钟左右,小学中段可以维持在20分钟左右,小学高年级25分钟左右。这意味着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需要老师进行关注和调节。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会有上课不专心、走神、被新颖事物吸引、在课堂上一会玩橡皮一会削铅笔等等。

       人的注意力会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第一、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善于利用刺激物的特点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第二、要善于充分利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比如上课要明确课堂的目的、任务和意义。第三、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断转化进行;增加课堂的新颖性,通过游戏、朗诵、举手发言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安排好教学内容,在上课时将重难点突出,提醒学生重点内容,需要记笔记,同时也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例子吸引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时刻关注学生状态,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提醒,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好的维持下来。

引用
李孟雨
发表于 2022-04-02 15:00:17 星期六 3楼

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的发展,其中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有意注意在不断的发展。

低年级的同学往往难以在教室里坐的住,通常课程开始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会注意力不集中。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可以设置有趣的、相关学科的、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通过游戏再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将知识的重点讲解放在课程的前半段,练习题等放在课程的后半段;在练习阶段,可以设置成合作或竞争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我曾经在五六年级上过注意力的课程,发现:相比于五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和有意注意时间明显更长。因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发展的有意注意,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

引用
李宛莹
发表于 2022-04-02 15:08:17 星期六 4楼

1、教学方法的新颖化。
 学习中总是有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在教学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新颖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法让学生对枯燥的内容感兴趣,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的东西而是津津有味的东西。
 2、教学内容要适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探索精神、学习意愿。如果教学内容过深,学生看了头疼,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若学习内容过浅,又觉得没意思,也会丧失学习兴趣。要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 ,注意教材内容深浅得当。
 3、教师的语言要得体
 教师的讲课语言要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鼓起学习的风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好的导入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导入的形式可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或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期达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
4、要处理好学生厌学的现象
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些不懂的知识,如果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就能顺利地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也跟着提高了,情绪也会渐渐稳定。如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学生在学习上就会困难重重,学习兴趣就会减弱,甚至感到枯燥无味。因此,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首先帮学生解决知识难点。

5、游戏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兴趣爱好、掌握心理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一些优良行为习惯。做到上课不东张西望、不打哈欠、我设计了“做文明的小听众”游戏。
 6、讨论活动。
 围绕一个问题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了学生上课时积极发言的习惯,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7、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认为出色的作品。如出色的文章,科技小制作,优秀的考试卷,手工作品等,给学生展示学习成功、成果的机会。让学生自充分表现自己。

引用
盛雅莉
发表于 2022-04-02 15:20:28 星期六 5楼

四位老师以上的回复我均已仔细阅读,看得出大家基本都清楚小学儿童注意力发展的规律特点,并且也懂得利用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规律和有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

那么我在这里给大家再补充两点:第一、要注意从教具的使用、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学环境因素和课堂秩序的组织等方面防止和消除容易引起学生“分心”的诱因,如避免教具使用不当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避免教师的教态仪表语言修养等方面的原因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教室里要环境安宁,符合教学卫生等要求,使外界干扰降到最低限度,课堂上对偶发事件,教师要尽量采取“冷处理”,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处理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使整个教学不受影响等。第二、作为心理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训练提高小学儿童注意力的办法,利用趣味训练、游戏活动等方式如静坐放松法训练小学儿童的注意稳定性,通过提高主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来实现改善注意转移的品质,以及加强对注意广度的训练等。

相信我们只要用心尽力去做,一定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提高小学儿童注意力行之有效的更多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