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六: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的应用
查看:13 | 回复:4
杜雅楠
专题六: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的应用
发表于 2022-05-16 09:24:32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李帆
(一)調动学生兴趣
将声势律动法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进行《粉刷匠》这一歌曲学习前,教师会为学生播放节奏律动明显的乐段,旨在提高学生感知力,并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来加深学生节奏感,为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做好准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来呈现相应的动作,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声势律动在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上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适当的声势动作,确保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1]。
(二)感受音乐节拍
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时,利用声势律动来感受音乐节奏效果较显著,为了达到较好的音乐教学效果,要求教师不能单纯地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给学生,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在音乐鉴赏和听唱等环节中充分结合声势律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特点。例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歌曲时,可根据歌词内容,加入拍手、划船等声势动作,并在保证动作与音乐节拍一致的情况下,促使学生加深对歌曲四四拍子规律的掌握,从而保证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并且教师还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声势动作的设计,真正达到声势律动和乐曲节奏相结合的效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以及节奏感,是声势律动法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应用优势的体现。
(三)体验音乐情感
将声势律动结合到小学音乐课堂中,还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节奏和肢体动作的有效配合,利用声势律动法进行教学练习,可打造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情感的共鸣,进而加强教学效果。为了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需求,为其设计规律性和节奏感较强的声势动作,并指导学生加深对动作要点的理解,促使学生能自觉根据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声势动作[2]。例如,在进行《红蜻蜓》这一歌曲的学习时,教师通常会设计拍腿加点步、拍手加脚步等声势动作,促使学生在表现动作的同时感受歌曲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并在情感引领下,使得学生对音乐节拍有所掌握。教师通过使用符合音乐节奏的声势动作能加强学生音乐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但要保证动作难度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需要运用简单的规律性动作,以免由于动作难度过大而影响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发表于2022-05-16 09:53:02 星期一 1楼
叶萌萌
1、利用声势训练,提高音乐感知力
在音乐教学中,理论作为音乐素养提升的基础是课程开展的第一步,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 习惯于用灌输、讲解的方式为学生传递音阶、音符、节奏、旋律等概念。而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他们可以跟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可以根据心情变化哼唱歌曲,甚至自编自唱, 这种感性的音乐认知使得她们很难接受理论的音乐内容,甚至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枯燥、呆板的印象。基于此,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入声势训练,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更加活泼、有效的方式。节奏模仿是声势训练的重要方法,让学生根据感性认知,对音乐的节奏进行体会。
2、结合游戏,引入声势练习
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偏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活跃、欢快的游戏氛 围中,学生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还能够根据教师的设计获得相应的学习内容。声势训练在某种程度上与游戏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而利用有节奏的拍手、跺脚等方式, 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特点也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训练方法。例如在《火车开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游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首先,利用音频播放火车前进的声音,将学生带到音乐的小火车上,同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火车前进的动作;然后,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北京喜讯传边寨》 等音乐片段,鼓励学生边唱边跳;接下来,小火车进入一个山洞,洞门上有一条节奏,这时教师鼓励学生-起拍手,打开洞门,在洞里学生找到一个宝盒,宝盒里是用磁铃和响板伴奏演唱的《好朋友》这首歌,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坐上小火车继续前进.....在这样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的热情被全面调动起来了,并在模仿、表演、歌唱中充分体会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3、重视歌曲选择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儿歌,一首首情感饱满、节奏欢快的歌曲,是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声势训练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儿歌资源,从中寻找声势训练的切入点,让孩子不仅能够放声歌唱, 还能够在节奏中手舞足蹈用肢体动作感知音乐节奏。歌曲的选择是教师展开声势训练的第-步,有些儿歌的节奏舒缓,注重旋律,在情感表达上难以激发小学生的节奏感,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的儿歌。
发表于2022-05-16 10:52:24 星期一 2楼
李玉婷
1利用声势训练对节奏进行模仿
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音乐辨识能力的提升,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如何提升学生音乐辨识能力,又是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点。在应用声势训练教学法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利用声势训练,对音乐节奏进行模仿,能够熟练地反应出音乐的节奏,这样一来,在潜移默化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音阶、音符等重要信息进行感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借助声势训练的方式进行学习,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年龄,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实际学习当中。声势训练与音乐节奏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亲身地感受到节奏变化,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声势训练应与游戏进行结合
声势训练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成熟,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尤其喜欢做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游戏与声势训练进行结合,这样一来,可以起到较为不错的效果。例如采取“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对节奏的把握,一个接一个的进行声音、动作的模仿。在做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进行创作,保证游戏充满趣味性的同时,又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意义。在“接龙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把握,并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3.把握节奏创作问题
声垫训练在应用过程中,节奉创作问题是一个关键点。声势训练是以人的动作来进行音乐学习的,但是单纯的动作又无法对音乐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地衔接,这就需要教师对声势训练中节奏进行较好的把握。教师可以事先对这首歌曲的节奏进行把握,带领学生打出节奏,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节奏的更新。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打节奏进行指导,而不是限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创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他们喜欢的歌曲进行节奏把握和创作,通过互动,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从而为学生对以后音乐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表于2022-05-18 10:42:07 星期三 3楼
杜雅楠
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提升小学生音乐水平。音乐学习能力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势训练可以使小学生快速地熟悉一首歌曲的旋律,丰富了他们的音乐知识,培养了他们的乐感,提高了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音乐课。对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声势训练教学方法的应用,并能够从声势训练教学方法的内涵出发,把握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建议三位老师多加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发表于2022-05-18 12:00:42 星期三 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