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 专题七 工作阶段目的与形式与注意事项
查看:22 | 回复:8
阎圣生
专题七 工作阶段目的与形式与注意事项
发表于 2022-06-15 15:39:24 星期三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卢山
(1)组织教学。
目的:在于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唤起学习情绪,使学生在精神上、物质上做好听课的一切准备,以保证课堂教学有个良好的开端,并有秩序地、顺利地进行下去。
形式:开门见山、故事引入、素材引入、活动引入等。
注意事项:紧扣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2)衔接过渡。
目的: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外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巩固已学的知识,培养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习惯,并借此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衔接新知识。
形式:教学对话、提问等。
注意事项:新旧知识链接,重视巩固和查漏补缺。
(3)展开新内容。
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并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是一节课的最重要阶段。
形式:讲授、展示、互动活动、读书指导、情境教学等。
注意事项:内容准确、方法得当、学生参与。
(4)巩固。
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本节课所教的知识能当堂消化理解,可以通过初步运用新知识的练习,形成一定技能,为顺利完成课外作业打下基础。
形式:师生对话、提问、书写、活动练习、问题解决等。
注意事项:难度得当、体量适宜、内容正确。
(5)布置课外作业。
目的:是使学生独立运用知识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通过练习,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式:活动作业、自我设计、口头作业、书面作业等。
注意事项:难度得当、体量适宜、形式多样、有启发性。
发表于2022-06-15 16:25:53 星期三 1楼
张宁
一、工作阶段的目的
进一步增强团体凝聚力,协助成员检视自我的困扰、焦虑,察觉有效的社会行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激发自我成长动力。
二、工作阶段的形式
团体工作阶段的形式包括:团体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游戏活动等。
三、工作阶段的注意事项
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自我开放,提供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思考。
发表于2022-06-16 11:21:11 星期四 2楼
李杰
团体工作期的目标是协助成员检视自我困扰、焦虑、觉察有效的社会行为,学习问题解决,激发自我的改变与成长。
形式包括:角色扮演 团体讨论 行为训练等
工作阶段需要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反应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继续催化正向团体动力,促进学生自我开发。鼓励团体成员间不同观点交换,在支持与面质间取得平衡。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倾听,共同研讨有效策略
发表于2022-06-16 15:02:02 星期四 3楼
阎圣生
李杰老师注重培养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习惯。
发表于2022-06-17 17:42:15 星期五 4楼
阎圣生
张宁老师关注了应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自我开放,提供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发表于2022-06-17 17:43:31 星期五 5楼
阎圣生
卢山老师注重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外作业完成的情况等,巩固已学的知识。
发表于2022-06-17 17:44:12 星期五 6楼
冉晓萌
一、目的
使团体凝聚力增强,成员对团体充满信心和希望。并且成员愿意自我表露,面对真实的自己。通过成员分享与领导者协助达成认知重建,促进社会功能完善。
二、形式
1、团体讨论;2、创意思考;3、联想活动;4、辩论活动;5、机智问答;6、角色扮演;7、身体活动;8、回馈活动;9、比拟活动;10、纸笔练习
三、注意事项
1.与过渡阶段相反,可能会出现无法忍受不一致的意见、回避互相挑战的情况出现
2.不在团体外采取行动,有效性降低
3.反馈需要具体且简洁
发表于2022-06-19 11:30:11 星期日 7楼
阎圣生
冉老师关注到使团体凝聚力增强,成员对团体充满信心和希望。
发表于2022-06-19 11:39:03 星期日 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