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书香味儿”在语文课堂中的呈现(小学组 指导教师:孙家菊)
时间: 2022-07-12

 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第八次

查看:11 | 回复:2

 

    孙家菊

    “书香味儿”在语文课堂中的呈现

发表于 2022-06-20 10:17:06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李旭

      “书香味儿”在语文课堂中的呈现

田丽小学 李旭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教授, 更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将国学经典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课堂充满书香味儿。而如何将国学与语文课堂融入在一起,我认为可以主要通过“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感受国学作品的辞藻之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学生对国学作品可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感受。

1.利用晨读时间

  一日之际在于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晨读时间,让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晨读时间学习《弟子规》,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国学知识,还可以潜移默化地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在课堂进行背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小学语文现行教材中的古诗词,如《望庐山瀑布》《绝句》等。以《望庐山瀑布》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范读,然后让学生自主朗读,再用多媒体将“生紫烟”“瀑布””“银河”等景象描绘出来,引导学生将四句诗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含义后进行理解性背诵。

3.利用活动进行表演

  小学阶段的课业压力还不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开展朗读活动。如学习《长征》这首诗后,教师可以利用班会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对自己喜欢的毛泽东诗词进行学习和背诵,然后在班会上表演。学生自主选择诗词,有的选择了《沁园春·雪》,有的选择了《沁园春·长沙》……学生在课下充分学习,做好准备,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班会上,会有不同的学生选择相同的表演篇目,教师可以将其分成一组,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表演,这有助于学生互相切磋和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发表于2022-06-24 12:05:51 星期五   1

    孙家菊

    “书香”,原来是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唐朝徐坚的《初学记》中说:“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亦称芸台。”这些词都蕴含着一缕书香的气息,表达了人们书香文风、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 

语文课堂中的“书香味儿”,顾名思义,本义就是课堂学习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引申为广泛而有意义的阅读活动,具有浓浓文化审美意味的课堂境况。这样的课堂恰恰契合了新课标中涉及的大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审美、整本书阅读等等……

李旭老师认为主要通过“读”的方式进行学习,感受国学作品的辞藻之美。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学生对国学作品可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感受。

穆老师让阅读贯穿整节课堂,让孩子们自主去体会课文语言的精准与优美之处。而在课后,会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书会,交流心得体会,并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还在班中设立图书角,让学生下课休息时也能享受阅读,营造浓浓的“书香味儿”氛围。

两位老师陈述均有道理,请进一步解读新课标,研究相关内容,内化于胸,外显于形。

   

发表于2022-06-24 14:55:19 星期五   2

引题:
标题: 关于第八次的推荐互动交流公开信息
点击量: 0
短标题:
权重值: 0.0
录入日期: 2022-07-12 10:23:53
有效日期: 无限期
作者: 孙家菊
Tag词:
供稿人:
关键字:
来源:
来源Url:
文章选项:   待审核  待发布
站外链接: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