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颖(指导教师):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整合
单佳烁(新教师):
课程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在联系学生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小组合作体验、参与式教学、探究情境法等方式,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足单元,整体解读教材内容。
1.将道法课程与学校特色活动、家庭活动、语文学科活动进行整合,拓展教学空间,挖掘教学资源,多元融合,以开放视野打造综合课堂,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2.通过开放、调整、整合三部曲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丰富生动,实现教学内容整合。
姚颖(指导教师):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必然要求课堂做出相应的变革,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超越拼盘式的综合课程状态,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深化学习方式的变革,转变教师角色,归还学生学习自主权,由此变学科教学为整合教育,变落实知识为素养养成,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想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观念。让学生形成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的综合素养。在以分科教学为主的今天,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意识和行动,要从学科人中走出来,升级为教育人或尝试学科先整合,或进行跨学科教学,或与各类活动、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统筹安排教学。以整体的视野把握教学,开拓全新的教学时空。举例说明:体验探究等学习方式逐渐起成为道法课教师所熟悉和运用的学习方式,但是往往并不深刻,甚至流于形式。比如,学生可能会在道法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往往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只需要低阶思维,并且对活动参与要求不高的任务,而真正指向核心素养的道法课教学,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实现深度体验与探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