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娟(指导教师):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已经成为每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追寻的终极数学教学目标,除了让小学生学到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外,还能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以及数学家的科研故事等活动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又如何去做呢?
姜静茹(新教师):
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保证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采取教学情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情况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内容,学生由于对这部分内容比较熟悉,因此更愿意参与其中,对于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能产生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教师既可以采取个人的形式,同时也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方式都能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
谢爽(新教师):
身为教师,为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可以做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欲;
二、设置疑难,引起学生思考的动机;
三、注重引导,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时佳欣(新教师):
首先,搭建展示自我平台,让孩子享受数学过程。
其次,引用生活情景,使孩子感受数学价值。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或者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他们是十分乐意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然后,引导质疑在辨析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最后,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有疑才有思,有质疑的课堂才是有思想的课堂、有碰撞的课堂、有生长的课堂,教师要多方面引导学生质疑,并对所有质疑抱以欣赏和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张福娟(指导教师):
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时,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