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第二主题:英语教材分析
查看:22 | 回复:4
韩艳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还是教师和学生共用的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工具。教材分析, 也称为学习内容分析,是指教师对所选用的教材进行系统的研读。小学英语教材主要是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进行编写和编排的,但是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面对不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对象时,都难免会存在一些或这或那不适应或缺憾,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基于儿童的认知规律去分析教材,教材会因为得到个性化的处理,灵活的使用和适当的拓展而绽放出生动的花朵。我们在使用教材前,应该对教材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那么在教材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I
发表于 2023-05-06 14:54:49 星期六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唐震
教材分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帮助教师全面系统的掌握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有整体的规划。我认为,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展开:
1、分析全册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
分析教材之前,我们应认真学习研读2022年新版英语课程标准,站在理论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
在学期初拿到教材时,可以借助教参从头到尾的将教材翻一遍,领会教材的总体要求和内容结构,从而制定科学的学期教学计划和各单元计划。
2、分析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分析了全册教材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分析的是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了解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总体要求下的编排、结构思路。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参,也可以想前辈教师请教,了解学生在学习该单元知识时,难理解、易出错的地方,借鉴老教师的成功经验。
3、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目标及内容结构
具体分析单课教材具体目标、重难点及内容结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分析单课教材在整个学科和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单课内容在单元教材中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五六单元在知识上前后衔接,而在第五单元中25课和26课知识对应,因此在教学分析时可以加入知识衔接的复习与导入活动。
(2)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同样的,可以借鉴前辈教师和教参的经验,做好预设。
4、除了对教材进行分析,,还应该对本班学生对学习本课教材的认知基础及基本学情作分析,包括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 提前预设活动安排。
发表于2023-05-08 15:01:11 星期一 1楼
何春叡
教材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基础,做好教材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学情,对于如何分析教材我有以下理解: 1.分析教材的单元话题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多以话题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主线。确定了单元的话题,就可以围绕话题选择语言材料和设计活动,从而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提高对该主题的表达能力。 2.分析教材的语言点 语言点包括语音、词汇、句型结构以及语法点。教师要了解教材编写的语法线索,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避免教学精力分散。而且要注意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知识点联系。 3.分析教材的目标要求 目标有教学导向的作用。对于确认的语言点,要明确学生掌握的要求,如:要求理解还是要求运用? 要求能听说还是能读写? 从而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分析教材中的活动 小学英语教材除了提供语言材料外,还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如游戏、歌曲、角色表演等。教师需要对这些活动进行进行分析,从而决定其是否合适,是否要做出调整,并合理安排在教学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除重点掌握任教年级教材外,还应熟悉小学其它年级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
发表于2023-05-08 16:59:18 星期一 2楼
邹升超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整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整合单元内容
单元内容整合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合教学。我们要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化设计,挖掘单元主线,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根据主题提炼相关的小话题,重构教学内容,定位层次化的分课时目标,使知识更系统,课堂更高效。
(2)精准单元话题
每个单元的话题是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主线,但是如果只以这个单元话题进行整个单元的教学,学习会很枯燥,缺乏层次感。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教学内容,在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提炼出单元话题。基于单元话题再进行单课小话题的设计,使其既不脱离主线,又具有渐进性。
(3)整合板块资源
我们要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结合单元小话题,合理整合、调整各板块内容,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联系,使各课时的教学遵循整体性、延续性和层次性的原则,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目的。
(4)创设连贯语境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用熟悉的语境来激活旧知,打开学生思维,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一些语言上的准备。呈现新知时,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语境,巧妙地把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生活阅历融合在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任务中,从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学习语言并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最后创设真实开放的语境,让学生将学习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以此进行表达、交流和运用。
(5)巧设层次性任务
在设计各课时的教学任务时既要关注是否围绕本单元主题展开,还要聚焦这些活动之间是否有衔接、有层次、有变化。教师应变换活动方式,提升活动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拓展学生语言的学用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搭建语言支架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回顾单元主线,重组有效信息,整合文本,复述课文。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独立思考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
总之,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下的教材分析与设计有利于教师对教材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盘活单元或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教学语境创设,为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及学生语用能力提升等奠定基础。
发表于2023-05-09 11:05:57 星期二 3楼
韩艳
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的多样化和高质量,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完成,课前我们要对所教授的教材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在教材内容确定和教学方法使用两方面都要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性。 如何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情况取舍教学内容,使教材更加适合在实践中有效使用,对于每位老师都是更高的挑战,三位老师与我通过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彼此分享,都有了很大收获,并将学到的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做到精准分析教材,抓好课堂教学,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发表于2023-05-11 14:26:28 星期四 4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