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二
查看:14 | 回复:4
赵丽娟
请结合具体诗歌,谈谈古代诗歌中意象的教学。
发表于 2023-05-08 14:54:08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初中组 > 公告
回复信息
赵洁
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选择物象以及对物象的加工处理,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情感、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进行的。物象一旦进入了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独特的主观色彩。而不同的意象选择,也反映了诗人的个性、气质和思想。例如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陶渊明的菊意象,李白的明月、大鹏、剑意象等等。意象是我们在鉴赏分析诗歌时常常使用的术语,也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象”不同于“物象”,它不是独立于诗人情感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物,只有当客观事物进入诗人的作品并与诗人的主观情志结合时,才称得上意象.所以意象是主客观的统一,且处于主导地位.意象具有主观性特征,它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有超越自身形象的象征性、多义性.意境具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发表于2023-05-12 09:54:25 星期五 1楼
陈宁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近组成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露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境。唐朝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花月夜》,诗中处处有景,句句都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索。
发表于2023-05-12 10:37:19 星期五 2楼
赵丽娟
赵老师的方法很好,把诗人的常用的典型意象集中教学,让学生对意象及作者都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发表于2023-05-12 11:06:36 星期五 3楼
赵丽娟
陈老师把意象联系起来,找出彼此的关联,共同组成一个画面。这样能让学生从整体去把握意象的特点,很好。
发表于2023-05-12 11:08:13 星期五 4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