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在教育教学中,你是如何做到学习表现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高中组 指导教师:唐凤顺)
时间: 2023-05-18

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高中思政专题二(唐凤顺)

查看:34 | 回复:3

 

    唐凤顺

    在教育教学中,你是如何做到学习表现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

发表于 2023-05-08 10:37:41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高中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孙国兰

    学习表现评价主要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评价和能力评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前设定表现性评价的标准,发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从特定的任务中观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和解决的过程,从学生书面或口头表述中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表现评价和能力评价应遍布于整个课程中,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不像传统评价那样,只在单元结束或学期结束时执行一次。

发表于2023-05-12 09:26:43 星期五   1

    边屿琼

           表现性评价是注重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学习评价方式。它致力于通过设计高质量的行为表现期望列表和评价规则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反思、监测学生学习效果。要根据大单元主题的“大观念”及核心素养目标,联系课程标准中的相应的学业质量标准,开发植根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并根据对“大观念”的理解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研制“表现性任务”的评价量规,以评价学生完成一个大单元之后的“大观念”理解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转化为学生的平时课堂学习活动,体现“表现性任务”的累积性以及核心素养的进阶性和发展性。
       在表现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清 楚任务要求。只有学生理解了任务要求,才有一致的表现。其次,我们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有机会做选择,从而深度参与到整个过程。比如,选择研究问题,选择资料,决定如何展示其结果 等,学生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再次,关注不同学生的不 学习经历,为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学生需要经历、展示任 务完成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个答案。这样的任务是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要求将评价 所测的能力直接与生活中复杂的能力连接,以 提高学生习得的能力迁移至学校学术情境之外 的生活中的程度,为培养学生“带得走”的能力 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的 建构反应,他们必须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维加工和判断,进行各种探究活 动,有个性地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
      这些描述性的 反馈明确地告知学生学习上的优缺点,用学生 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学生表现的质量。有了及时而具体的反馈,再比较评分规则,就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学生就更加明确“我 现在哪里”“离目标还有多远”。慢慢地,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将有助于学生养成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和习惯。

发表于2023-05-12 09:43:21 星期五   2

    唐凤顺

    学习表现评价方面,对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学习、完成任务的表现,如课前材料的搜集与整理、课上回答问题的灵活性和积极性、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自我水平的提升等,应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同时,在能力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在同一任务完成过程中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通过议题辨析、情境问题解决等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能力。

   两位教师回答相对全面,并有自己的见解,但在细节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表于2023-05-12 14:08:29 星期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