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三
查看:15 | 回复:4
王杰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复习课不够重视,没有精心设计的课导致复习效果不好。请你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做好常态课或考前的有效复习。(结合实例列举一下具体复习策略)
发表于 2023-05-15 16:25:03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初中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尹丽丽
1.科学选择复习内容
由于复习资料种类众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复习资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综合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料中比较典型的题目进行整理,为学生的复习进行补充,实现复习内容和范围的全面性。
2.课本内外并重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考语文考查重点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不再以课本内容为核心,而是更加注重课本以外的知识延伸,强化对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围绕课本内容开展总复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强化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忽视课本内容,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围绕课本内容,开展延展性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
3.注重检测的重要性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阶段检测和综合检测,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从而为教师下一步的复习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此外,通过不同阶段的检查,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弱点进行考查,对知识查缺补漏,并能够在不断的检测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能力,强化综合考试能力,为提升考试效果奠定基础。
5.注重分层辅导。
针对那些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讲,更加需要教师进行专门性的辅导,在日常复习过程中,基础时间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和理解比较差,也严重影响其古诗词的默写以及解析题目的得分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利用专门的时间对这些后进生进行文言文训练,利用课本中比较经典的文言文进行强 化训练,提升在考试中的得分率。
发表于2023-05-19 14:37:08 星期五 1楼
杨文昱
首先以学生为本,以所学的课程内容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开启和引导学生思维过程的形成。教师是学生复习的指导者,为学生复习“导向“。
其次是复习的目标和内容高度集中,有的放矢,点面结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检验、反思和探究。开展专题复习是我经常采用的复习策略。
然后是落实复习信息的反馈,教师在把握引导、点拨契机中巧妙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获取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恰到好处地“对症下药”。
发表于2023-05-19 16:52:01 星期五 2楼
张思慧
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越早复习效果越好。及时带领学生复习所学内容,不要等到期中期末再一起复习。
重视基础。初中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复习时一定要反复巩固基础内容。让绝大部分学生把基础掌握好,就是一大成功。
调动学生积极性。复习没有学新课那样吸引人,教师更要尽量让课堂生动有趣,也要通过各种奖赏方式让学生获得信心。
发表于2023-05-25 12:50:00 星期四 3楼
王杰
三位老师都谈到了一些很好的复习策略。其实,要想提高复习效率,要以自己受教班级的学情为基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复习课也是重要的课程,绝不能只关注知识点的传授,上成教师的“一言堂”。正如老师们所言,我们要充分挖掘影响“生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因素,让学生的思维跟随课堂环节而“动”,我们的课堂才更有效率,学生的素养才能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