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如何上好一节“起始课”(小学组 指导教师:张建华)
时间: 2023-06-28

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五如何上好一节“起始课”

查看:23 | 回复:6

 

    张建华

    如何上好一节“起始课”

发表于 2023-06-12 10:55:54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王婉晴

    要上好一节起始课,以下面一节起始课为例,比如立足图形认识与测量主题背景聚焦面积单元的整体建构,从种子课数面积开始,通过对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发现“数方格”法是研究图形面积的起步,从“数”面积数开始到发现规律得出计算公式,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借助方格纸“数”图形面积,既加深学生对面积及面积单位的理解;又让学生实现自主将图形进行转化,渗透数学思想,培养空间观念,体会“转化”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后续学习,埋下“转化”的种子,从而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本节起始课需要将所有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整体沟通,体会在方格纸中“数”图形面积的过程。从回顾长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引入,将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等整体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以方格纸为支架自主进行转化、迁移、类比。课的结尾引发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猜想,将学生思维进行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既加深学生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又能把握平面图形面积度量的本质,培养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研究方法形成整体化、结构化、系统化。

课标中提出,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孩子们去经历和体验。学生曾经有过在方格纸上数整格或半格图形面积的经历,但图形中出现了小半格或大半格的,怎么数呢?当面对新问题时,学生会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灵活变通,尝试转化。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在方格纸上数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面积的经验,这种经验为他后面学习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建立了丰富的表象,让转化思想润物无声。

教学中的问题,应当努力做到“少而精”,并且有足够的思维含金量。本节课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每个□的面积是1,你有办法数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碰撞,三个环节。让每个学生逐步学会长时间的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当学生经历这些过程,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数学活动经验必然积累。这节起始课的效果才会最大程度的呈现出来。

发表于2023-06-12 14:01:37 星期一   1

    陈相君

    起始课可以归纳为三揭,揭露学生的前概念,揭开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揭示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要明确单元起始课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读懂教材的单元结构,二是读懂学生的认识基础。单元起始课站在教学目标的高度,帮助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使教材的单元结构清晰明朗。单元起始课应立足学生的前概念,着眼学生认知体系构建起单元认知基础。

发表于2023-06-14 09:03:32 星期三   2

    李梦伟

    (一)整体把握章节内容,合理运用单元前的主题图 小学数学的内容源于自然和生活,为了凸显此特点,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前面设计了主题图。主题图不只是装饰作用,而是通过精炼的图画,承接旧知识,提出新问题,引领整单元的框架结构和内容,是引入新知识的重要抓手。 (二)创设有趣的实际背景,导入新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合理的情境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因为一个合理的生活情境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理解知识的特征及用途,从而帮助学生克服陌生感。 (三)精心设计流程,辨析概念特征 例如,教师在进行“面积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与之前学习的周长的概念进行辨析与区分。

发表于2023-06-14 15:01:17 星期三   3

    张建华

    @王婉晴

图形面积的计算是一个体系,所以在教学之初,是需要教师大量的投入精力,力求在学习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从直观到抽象,再从从抽象到直观,借助以后知识生长出新知识来,所以教师在起始课的教学上,需要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上多下功夫。

发表于2023-06-21 15:58:17 星期三   4

    张建华

    @陈相君

起始课,不仅仅是以单元教学为目标,可以延展为整册书,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体会起始课的重要性,整体把握教材,让学生从学习第一课,就能很准确的掌握知识。

发表于2023-06-21 16:01:27 星期三   5

    张建华

    @李梦伟

(一)整体把握章节内容,合理运用单元前的主题图 是引入新知识的重要抓手。

(二)创设有趣的实际背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三)精心设计流程,辨析概念特征

以上三点从细节上说出了起始课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控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真正体现教师的用心,课堂的精彩。

发表于2023-06-21 16:05:37 星期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