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一
查看:10 | 回复:4
王红
如何解读学习任务群
发表于 2024-03-22 13:31:51 星期五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马晴
一、语文任务群及其功能
语文学习任务群,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用语文来做事,在成事中成人。”任务就是做事,语文学习任务就是学生用语文来做事,在学会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用语文做事,用的是“语文知识”,在问题解决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个体知识与精神世界,实现知识的素养转化。
二、如何设计语文任务群
每个任务群可以分设不同的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设计系列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设置多个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具体化为若干个活动步骤。从学习主题到学习任务、学习活动、活动步骤,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规定了学生必须经历的“做事”过程。
完整的任务包括六个要素:
一是目标,明确要做什么事;
二是角色,学生以什么身份去做这件事;
三是对象,对谁做这件事;
四是时空,何时何地做这件事;
五是表现,怎样去做这件事;
六是结果,这件事做成什么样。
六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任务设计中需要遵循要素的关联性及一致性。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就是要以真实的问题解决为主线,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学习资源,按照“做事”的实践逻辑,确定要做哪几件具有挑战性的“大事”,体现“做事”的连续性与层次性。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这三种语文学习方式去解决复杂而又不确定的挑战性问题。
发表于2024-03-22 13:45:03 星期五 1楼
张依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发表于2024-03-22 14:28:58 星期五 2楼
孙希梦
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质,做的是语文的事,且用语文的方式做事。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须经历具有语文学科特质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语文课程培育的核心素养。
其一,让学生亲身经历学科实践。学生的实践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大脑的认识活动,以听讲、理解、记忆、作业、练习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一种是身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身体器官或借助工具进行学习,以观察、实验、设计、观赏、创作等为主要活动形式,
其二,为学生设计典型学科活动。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有三种: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运用三种语文学习方式去解决复杂而又不确定的挑战性问题。
发表于2024-03-27 10:47:28 星期三 3楼
王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是有效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之一。而要做到精讲,就需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例如教师课前的高效备课,备教学目标、备单元及本课重难点、备学习活动等,精练就得备出课上及课下的关联习题。即要让学生学时带着问题学,写时揣着明白写。而要形成这个“精”,便凸显出了预设学习任务的重要性。
一节课教学时间有限,学习任务多而杂,肯定会减缓教学进度;少而简,唯恐达不到预期目的;关联性和开放性不够,又不足以引发学生思考,巩固不住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于每节课学习任务的设定是考验教师教学态度和功底的。
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一方面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在学习、真学习,另一方面要开展差异化教学,给个性化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转化、对接、扩容、补缺主题及语文要素,之后关注课后题,再关联语文园地,当前后内容都形成勾连后,学生解决任务时就会有指向性,形成一定的学习规律。
发表于2024-03-27 13:39:32 星期三 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