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自闭症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怎么办?(小学组 指导教师:宋丽)
时间: 2024-06-19

 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六

查看:10 | 回复:4

 

    宋丽

    自闭症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怎么办?

发表于 2024-06-03 08:46:56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蒋心蕾

    1.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为了逃避比较困难的任务,这时候如果我们让孩子成功逃脱,那么他以后还会用类似的方法来逃避其他的事情。我们可以做的是,降低任务的难度,让孩子完成该项任务的时间和精力降低,然后即使孩子出现了逃避行为也要坚持带着孩子完成,同时,当孩子完成任务之后,要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孩子获得成功感。

2.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为了逃离一种环境,比如小轩讨厌嘈杂的环境,所以他在发脾气表示抗议,但是发脾气并不是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可以教导他用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表达,比如当他不喜欢这个环境的时候,可以说“我不喜欢这里/我不喜欢听XX”上面提到的小轩发脾气就是因为不能接受当下环境,是对变化的环境的一种逃避,因为他的认知较好,我们可以跟他讲道理。但是一定要等他冷静下来之后,在等他冷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的是转移的方式,用一些需要耗费精力的他感兴趣的东西先让他从某种情绪中转出来,然后再进行认知教育。

发表于2024-06-03 08:49:13 星期一   1

    马晨雨

    1.经常有孩子为了得到一样零食或者玩具而大哭大闹,因为一开始父母并不应允,所以就使出浑身解数,当父母看到孩子哭闹,很可能为了不想听到心烦的声音或者不想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围观而妥协。孩子一旦得逞,便更可能在以后继续使用这一招。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建立行为契约,约定好什么时候可以买零食或者玩具,可以买多少等等,或者说用恰当的方式和家长表达需求。

2.还有可能孩子是为了获得关注,比如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很少被关注,那为了获得关注,他们就会制造出各种响动,甚至不惜打架闹事,就是为了能够被老师和家长关注到。如果一开始家长和老师置之不理,他很可能闹出更大的事情,到我们无法置之不理的地步,一旦他成功获得关注,那么也更可能在今后继续使用这个方法。

发表于2024-06-03 08:50:31 星期一   2

    李淦

    我们可以在他没有出现这种情绪行为问题的时候就及时关注到他,并且教导他正确表达想要获得关注的需求。当然,还有可能是为了获得一种自我刺激,当他们情绪爆发的时候,确实能让自己的身体感到愉悦,那么,我们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教给他一些具有类似功能的发泄方式,比如运动。

又比如,利用感觉统合训练,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以后可能会逐渐缓慢。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

发表于2024-06-03 08:51:59 星期一   3

    宋丽

    情绪是指个体的天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强烈的、具有情境性的情感反应。对于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智力等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的孤独症儿童来说,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哭叫、跳闹、自我伤害、攻击他人等情绪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对儿童的教育训练和儿童习得日常生活技能,而且可能危及儿童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是一切教育训练活动的基础。

发表于2024-06-03 08:52:53 星期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