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六
查看:11 | 回复:4
杨妍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发表于 2024-06-05 12:48:14 星期三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王萱
1、坚持课堂导航,课外驱动。
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在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按照人物或者故事情节进行交流。
2、坚持指导为辅,自读为主。
引导学生自己规划阅读进度。
以六年级的学生读《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为例,《小英雄雨来》共有41个小故事、158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每天阅读4个故事,10天左右读完;也可每天读15页左右,11天读完。只要学生有自己的规划,切实可行即可。阅读进度也可随时作调整,比如,今天时间紧张少读几页,明天可以多读几页。
3、通过多种方式激发阅读兴趣
(1)利用电影激发阅读兴趣。很多文学作品都被制作成电影,我们可以播放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如可以播放电影《小英雄雨来》中雨来与日本鬼子作斗争的精彩片段,激发他们阅读这本小说的兴趣。
(2)利用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小说往往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以利用小说这些特点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如可以出示《童年》中阿廖沙与外祖母初次见面交流的情景片段,其中“可笑”“让人糊涂”等儿童化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加上外祖母慈祥、有幽默感,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小说的兴趣。
(3)拓展信息激发阅读兴趣。在整本书导读课中,教师可以拓展介绍这本书的其他信息,使学生对这本书有更全面了解,从而产生更大的阅读期待。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也可借助封面上的图片、书名设置疑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致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与书的主要内容。
4、设计问题推进深入阅读
可以大声朗读故事,配合游戏,变换多种形式复述故事。分章节的阅读和若干个小主题的讨论,多鼓励不同层次的同学相互学习、相互赶超、共同进步。要多给予阅读能力稍弱的学生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持续阅读下去。
5、注重交流展示,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
学生阅读完小说后,交流展示活动要丰富多彩,以有趣为主,让学生分享阅读成果,享受阅读的快乐。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呈现,如推荐一本好书、讲书里的故事、就书中的观点辩论等;也可以书面形式呈现,如专项展示批注、读后感、手抄报等;还可全面呈现,如排演课本剧等。
发表于2024-06-07 14:43:07 星期五 1楼
闫梦璠
1. 着力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爱好。将“读整本书”与语文课本区分开来,除了要让小学生通读语文课本之外,每个月都拿出一本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每个学生在上课堂之前“领读”,这样就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创新“读整本书”的方法,为学生“读整本书”创造条件和打造平台,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小学生“读整本书”的活动,重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读整本书”,比如可以建立“读书微信群”,教师在“读书微信群”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打卡,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探讨、一起享受阅读,这样能够更有效的推动小学生“读整本书”。
发表于2024-06-07 14:52:13 星期五 2楼
李欣
1.筛选阅读书目,适应学生阅读需要。
现阶段,学生的阅读总是浅尝辄止,对阅读文本缺乏深度研究。此外,还有很对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符合学生实际,认知规律,思维特征的书目,使学生能够读好书到好读书逐渐发展。
2.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利用批注,提问等方式,深刻把握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习惯。
3.组织阅读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可以组织朗诵活动,通过搭建良好的朗诵氛围,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做好书推荐官或组织图书漂流活动激发他们阅读整本书的热情。
发表于2024-06-11 09:36:51 星期二 3楼
杨妍
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应注重打破课下和课上的壁垒 设置综合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 有布置 有指导 有展示 有评价
发表于2024-06-17 11:48:54 星期一 4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