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专题六:低年级语文要素发掘
查看:10 | 回复:3
杜云鹏
小学低年级语文要素发掘策略简要叙述。
发表于 2024-06-06 10:51:54 星期四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李潇潇
1.强化语文要素教学的意识,明确教学任务。
使用统编本教材,要正确理解教材编者意图,同教材编者对话。语文要素是统编本教材单元训练的主线,教师对此要子以重视,不能视而不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由于对此存在模糊认识,导致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等问题。“语文要素”进入教材体系,为教师明确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2.理解单元语文要素的内涵,定位救学目标。
就具体的单元语文要素面言,教师要结合单元内容,正确理解,内化并做到转化,避免出现孤立开展知识教学、照搬概念、机械操作等现象。
3.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设计教学活动。
使用统编本教材,语文要素的落实是一个显性的敦学任务,需要教师聚焦单元语文要素,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发表于2024-06-06 11:11:42 星期四 1楼
温都仁
一、阅读教学是发掘语文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小学阅读课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主体,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核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在阅读课中培养语文要素:
(一)激发兴趣,点燃激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如教学《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北京天安门和天山及雪莲的图片,学生被美丽的图片所吸引,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文本。看到两处景观图片, 学生也被激起渴望去的情感,所以在指导朗读时,情感被自然点燃,学习本篇课文自然是激情满满,兴趣浓厚。
(二)抓住主线,拓展思维
课文篇幅较长,如果处处照顾到,必然将文章剪碎, 造成“贪多嚼不烂”。不如抓住文章主线,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中, 收集信息,进行总结,思维得到延伸,阅读能力得到提升。
(三)求同存异,尊重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独立的个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和人物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理解,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在大胆质疑中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
二、语文书中的插图不可忽视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无论是老版和新版的语文教材,对学习拼音这一章节都安插了图画,可见插图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在想象画面的同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生纯真烂漫,富于想象。面对色彩斑斓的图画, 更易于接受课文内容。在《彩虹》一文中,学生就可以根据给定的两幅插图,想象第三幅小朋友拿出月亮当镜子给妈妈梳妆的画面。图画中的具体形象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进一步创造,想象新的故事和情节。
(三)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书中的插图形式多样,配合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水平,在设计上遵循美学和色彩搭配,具有很强的视觉美感。在欣赏插图时,无疑不是在欣赏一件件艺术品。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艺术的熏陶。丰富的教材插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色彩。
发表于2024-06-06 11:49:57 星期四 2楼
杜云鹏
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它包括四个方面: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习惯。语文要素的提出和实施,旨在为学生的学指明方向,聚焦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还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发表于2024-06-12 09:20:58 星期三 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