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的推荐互动交流公开信息
时间: 2021-05-13

 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查看:18 | 回复:3

 

    吴力荣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以课例为例)

发表于 2021-05-11 10:59:51 星期二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孙昌玲

    以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为例

首先,参考教参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创设教学目标,提取教学重点,找出难点,本课内容是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其次,对本班学生的学情的了解,本班学生的水平处于中间,因此,要在引入部分准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在引入部分插入视频--小兔子摘草莓,同时为后面的教具做了铺垫。接着,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要准确定位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教师课件中的草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知识、发散思维。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不仅有独立思考,也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再有,在巩固知识阶段,教师不仅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同时有“画一画”、“圈一圈”的不同方式,每位学生不仅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为其他同学讲述思路,也会走上讲台,做起一名“小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整节课,都是围绕分草莓来展开,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并且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发表于2021-05-11 12:52:46 星期二   1

     李茂菊

    以认识小数为例

我认为备好一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习题。

第一备教材,一定要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要了解和把握好知识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体会出每节课的重点和关键,建立起知识的体系网络。通过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认识小数的基本概念,学会读与写小数;学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和收集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的重点定位为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难点定位为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第二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自学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小数,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已经见过小数,部分学生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但对小数的含义、读和写都没有正确、统一的认识。对小数的含义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些难度,教学时要借助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去认识。

第三备教法和学法,教法的选择,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突出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活动性,并与学法的指导相结合,创设多维互动、多向交流、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小数的含义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我创设帮小朋友读出价格的情景,使学生在充满爱心的情境下直观地认识小数。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通过对分数的认知引导、类推出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分数的方法。教学中会多次让学生交流、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四备习题,备习题要注意进行精选、分层。本节课所有的习题设计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小数含义的理解并巩固小数的写法,第一题的设计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知识迁移,理解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第二题利用正方形使学生内化分数和小数的关系,第三题引入数轴,不仅巩固小数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第四题了解古代小数的表示方法,引入数学史丰富学生对小数的认识。

发表于2021-05-11 19:43:51 星期二   2

     吴力荣

             两位老师结合课例谈的体会很到位,希望像你们谈的一样,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需要,创设多维互动、多向交流、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不仅有独立思考,也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理解知识、发散思维,让学生,给学生时间和机会,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在分享中成长。

发表于2021-05-12 15:27:04 星期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