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标题名称:小学信息技术课渗透德育目标
查看:20 | 回复:6
纪伟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其中有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还包括信息社会责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所有教育者的关注。
请设计一节融入德育教育的信息课,也可以介绍一个以前教学中渗透了德育的课例。
发表于 2021-05-24 16:37:25 星期一 楼主
来自:新教师小学组 > 作业
回复信息
朱丹
爱祖国爱家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学生长期受家乡文化的熏陶,学生容易对自己熟知的家乡文化产生偏好,形成“家乡”情结。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的家乡情结,有利于消除他们头脑中固化的思政课空洞说教的成见。因此,家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巧妙地扣动学生心弦,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动机。
六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规划作品巧设计》。内容主要为初步了解演示文稿,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画,音视频后拓展而来的,为今后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奠定基础。
课前导入环节,我会说:我们生活的城市——天津,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很多游客过来旅游,如果请同学们来做导游,你们打算怎么介绍天津特色呢?以此创设情境,借而引出本节课题。
学习新知环节,设置与家乡有关的任务,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学生制作的介绍天津特色的演示文稿,请学生仔细观察,随后打开计算机中的演示文稿,初步进行尝试操作。你了解关于家乡的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补充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
发表于2021-05-25 10:57:17 星期二 1楼
王健茁
如今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方面进行提高。根据当前的教材,我觉得德育目标大概为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遵守网络公德,提高个人情趣与修养,热爱祖国和党,提升文化自信。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时,以以上几个方面为目标,或者使用相关素材时,也可以找到以上相关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讲授五年级第三单元《网上信息用搜索》时,其中就有一段内容是让学生搜索某一个主题的文字图片,并且能够进行分类。在这里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个目标:让大家自己动手在网上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以来,从1949年到1959年到1969年,以此类推,每隔十年的国家的变化,把每一个时期的文字保留在文本上,把保存的图片按照年份进行命名。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们既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了动手操作,又能在浏览和整理中看见了中国70多年以来的飞快发展和伟大成就,提升了对祖国的自信与荣耀感。
课下,有几个同学对我说,今天的任务他们完地的真过瘾,他们学会通过网络搜索到海量的信息,同时又对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而感到高兴,并且立志长大后要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听到他们说的话,我非常开心,因为这不仅仅是技术得到的提升,更是让学生树立了坚定的爱国主义目标。在今后我还要将更多的德育知识,渗透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在发展学生智育的同时也发展德育,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发表于2021-05-26 08:47:14 星期三 2楼
赵文青
在五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小小画家初登场这一课中,学生在课上需要完成万里长城图画的绘制。
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在视频播放前给学生介绍:“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精美的建筑随处可见。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无人机的航拍视频,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视频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欣赏视频,视频中展现了万里长城、古塔和特色民居,都是本节课会用到的例子。看完后,我会请学生分享观后感受,我做出总结:“长城是如此的雄伟壮阔,同学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中国特色建筑的美丽。我们要热爱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然后给学生展示刚才视频中出现的建筑在画图软件中绘制出来的效果,提问引导学生:“大家想不想亲自动手尝试使用计算机绘制出我们雄伟的万里长城呢?”。通过课堂导入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使用画图软件绘制长城的兴趣,同时给学生们渗透了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发表于2021-05-26 15:37:56 星期三 3楼
纪伟
朱丹老师从爱国爱家乡的角度在教学中进行了德育渗透,这是教材是也提到的,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可以更深入一些,如表达一下学生自己的乡镇、小区的特色,这样更接近学生。
爱祖国爱家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学生长期受家乡文化的熏陶,学生容易对自己熟知的家乡文化产生偏好,形成“家乡”情结。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学生的家乡情结,有利于消除他们头脑中固化的思政课空洞说教的成见。因此,家乡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巧妙地扣动学生心弦,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动机。
六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节《规划作品巧设计》。内容主要为初步了解演示文稿,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画,音视频后拓展而来的,为今后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奠定基础。
课前导入环节,我会说:我们生活的城市——天津,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很多游客过来旅游,如果请同学们来做导游,你们打算怎么介绍天津特色呢?以此创设情境,借而引出本节课题。
学习新知环节,设置与家乡有关的任务,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学生制作的介绍天津特色的演示文稿,请学生仔细观察,随后打开计算机中的演示文稿,初步进行尝试操作。你了解关于家乡的哪些方面,可以进行补充设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渗透了德育。
发表于2021-05-28 11:10:06 星期五 4楼
纪伟
王健茁老师在讲《网络信息靠搜索》这一课时要求学生搜索我们国家发展的变化,了解祖国伟大成就,从而激发爱国情怀,也更多地了解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
不论在讲网络还是讲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或其它任何信息课的内容,都可以考虑把中华传统文化或爱国、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各种正能量的德育内容都可以渗透其中。
发表于2021-05-28 13:44:15 星期五 5楼
纪伟
赵文青老师在讲授用计算机绘画这一单元时,用中国长城的视频导入进而引入课题:绘画出雄伟的长城, 使学生对我国古建筑--长城加深了了解,激发学生兴趣,加强了爱国教育。
发表于2021-05-28 13:52:44 星期五 6楼